了解皮肤炎症,守护肌肤健康

肌肤,是人体的美丽外衣与健康防线。然而,皮肤炎症却如同隐匿的“敌人”,时刻威胁着肌肤的健康与美丽。

在肌皮肤炎症的微观世界里,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已经细胞信号通路的失衡,都成为出发炎症的关键因素。当外界的过敏原、刺激物,或是内部的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与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便会引起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丘疹、红斑、水疱、渗液、瘙痒、疼痛等症状。

了解皮肤炎症是开启肌肤健康之门的钥匙。探入探究其成因、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让我们携手踏上这段旅程,探索皮肤炎症的奥秘,守护肌肤的纯净与健康。开启这场守护之旅,让肌肤焕发光彩。

了解皮肤炎症,守护肌肤健康

什么是皮肤炎症

皮肤炎症,简单来说是皮肤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后,免疫系统发起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当我们的皮肤接触到过敏原、细菌、真菌、病毒、紫外线过度照射,或者由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内部原因,都可能触发皮肤的炎症反应。

从细胞层面上看,当刺激发生时,皮肤内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等会被激活。它们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组胺等,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大量的免疫细胞和血浆渗出到组织中,表现为皮肤的红肿、发热。同时,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疼痛等不适感。

在外观上,皮肤炎症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渗液、结痂、脱屑等多种症状。常见的皮肤炎症类型有接触型皮炎,通常是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后发生;湿疹,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还有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过度暴露在眼光下引起等等。

了解皮肤炎症,守护肌肤健康

皮肤炎症的症状

一、过敏性皮肤炎症

1.接触性皮炎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迅速出现

▪皮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澄清。水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有明显的渗液。皮损发生的部位与接触物的部位一致,如接触化妆品的面部、接触表带的手腕部位等。

▪自觉症状为瘙痒、灼痛或胀痛感。

亚急性接触性皮炎

▪红肿、水疱、渗液减轻

▪皮损以红斑、丘疹、结痂、鳞屑为主,可有轻度的湿润

▪仍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慢性接触型皮炎

▪长期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所致

▪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时轻时重

2.湿疹

急性湿疹

▪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部位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栗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瘙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疹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

▪自觉剧烈瘙痒

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或鳞屑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而来

▪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

二、感染性皮肤炎症

1.脓疱疮

寻常型脓疱疮

▪又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

▪皮损好发于面部、口周、鼻孔周围、耳廓及四周暴露部位

▪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深脓疱疮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皮损好发于小腿或臀部。初起为脓疱,逐渐向深部发展,形成溃疡,表面有蛎壳状黑褐色痂皮,周围有炎性红晕。去除痂皮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

▪自觉疼痛,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三、脂溢性皮炎

头皮脂溢性皮炎

▪初起为毛囊口周红色小丘疹,渐融合成暗红色或黄红色斑,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对称分布。

▪头皮损害可扩展至前额、耳后及颈后

面部脂溢性皮炎

▪多见于眉弓、鼻翼旁、鼻唇沟、耳后等部位

▪变现为大片泛红,重者红斑片上覆以油腻性鳞屑,多油

四、日光性皮炎

急性日光性皮炎

▪于暴晒后数小时内,在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

▪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慢性日光性皮炎

▪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屑、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

了解皮肤炎症,守护肌肤健康

皮肤炎症的诱因

  一、内部因素

1.遗传因素

部分皮肤炎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例如,特应性皮炎往往有家族遗传性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特应性皮炎,其他亲属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2.内分泌失调

激素水平的变化: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导致皮肤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皮肤炎症

内分泌疾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时,激素分泌失调,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皮肤炎症的发生几率

3.免疫功能异常

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如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免疫调节失衡等,可能会将自身的皮肤组织误认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引发自身免疫性皮肤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二、外部因素

1.物理性刺激

紫外线照射:过度暴露于阳光下,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激活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晒伤、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炎症的发生。长期的紫外线照射还可能导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皮肤癌等问题。

温度变化:极端的温度,如高温烫伤、低温冻伤,或者冷热交替过于频繁,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机械摩擦:长期穿戴过紧的衣物、鞋子,或者佩戴首饰等,对皮肤造成持续的摩擦和压迫,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和炎症,如摩擦性皮炎、鸡眼等。

2.化学性刺激

化妆品和护肤品:使用了含有刺激性成分(香料、酒精、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或者对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可能导致接触型皮炎、化妆品性皮炎等皮肤炎症。

清洁剂和消毒剂:频繁接触洗衣粉、洗洁精、消毒剂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红肿等炎症症状。

药物:某些外用或内服的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或刺激性反应,导致药疹、药物性皮炎等皮肤炎症。

三、生物性因素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皮肤,可引起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炎症。

真菌感染:皮肤廯菌感染可引起手足廯、体廯、股廯、头廯等皮肤廯病;念珠菌感染可引起念珠菌性皮炎、念珠菌性甲沟炎等。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型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病毒感染皮肤,可分别引起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寻常疣、扁平疣等病毒性皮肤炎症。

寄生虫和昆虫叮咬:疥螨感染可引起疥疮;蚊虫、跳蚤、螨虫等昆虫叮咬皮肤,可引起虫咬性皮炎。

皮肤炎症的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

 轻度炎症:可以通过冷敷、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等)或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消炎药等)进行治疗。

严重炎症:对于严重的皮肤炎症,如大面积的湿疹、严重的过敏性皮炎等,可能需要系统治疗,如光疗、免抑制剂治疗等。

二、预防

做好皮肤清洁和保湿: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避免过度清洁。使用保湿产品时,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注意防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遮阳伞等,避免皮肤暴露在阳光下。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糖、高脂肪、辛辣食物和酒精。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压力过大,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了解皮肤炎症,守护肌肤健康

海洋黄金—贻贝粘蛋白

20世纪70年代晚期,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贻贝粘蛋白。随后,在1983年后,贻贝粘蛋白的研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其研究进展多次刊登于《自然》《科学》等杂质。

美国西北大学发现了贻贝粘蛋白的生物粘合剂作用;瑞典皇家理工发现了其形成保护膜作用;开普大学发现了其愈合作用;诺贝尔医学奖Jan-Christer Janson教授发现了其抑制局部炎症的作用。

我国对贻贝粘蛋白的实验室研究已有十年,2014年正式进入医疗市场。

1.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细胞质子、白介素、组胺等。贻贝粘蛋白能够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2.抗氧化作用:炎症反应往往伴随着氧化应激,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会对细胞核组织造成损伤,加重炎症。贻贝粘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的破坏,从而发挥抗炎功效。

3.调节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炎症发生时会被激活。然而,过度或持续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贻贝粘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的活性好功能,使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的炎症损伤。

4.形成保护膜:贻贝粘蛋白能够快速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透气且具有一定粘性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可以物理性地阻隔外界刺激物(如细菌、过敏原、化学物质等)与组织的接触。减少这些刺激物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进而降低炎症的发生风险和发展程度。

5.促进组织修复:在炎症发生后,组织修复是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贻贝黏蛋白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使炎症部位更快地恢复正常状态,从而间接起到抗炎的作用。

推荐阅读:

马齿苋 | 敏感肌的最爱

皮肤敏感时,先抗炎 or 先修复屏障?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上,内容不代表润妍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Dr.sun

(0)
Dr.sun的头像Dr.sun
上一篇 2024年 10月 6日 上午4:21
下一篇 2024年 10月 6日 上午4:45

相关推荐

  • 好直观,求你们去打颈阔肌+下颌缘!!

    针对面部轮廓的改善,我强烈建议那些希望提升面部形象的宝子们尝试一下下颌缘和颈阔肌的联合注射,这种方法的成效简直超乎想象,能让你体验到真正的“颜值逆袭”,就我自己来说,现在拍照都自信起来了! 起初,我对此也抱着试试的心态,当作是一次“智商税”的缴纳,没想到,这一尝试竟然带来了惊人的效果! 两个月后,我明显地看到了瘦脸、下颌缘以及颈阔肌的改善。单纯打咬肌,容易出…

    2024年 12月 29日
    17300
  • 为什么我们的皮肤会衰老下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皮肤会出现衰老的现象,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逆转,尤其对于我们的皮肤来说,衰老下垂更是必然出现的现象。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胶原蛋白的流失 真皮层有两种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蛋白,我们的皮肤紧致有弹性,就是这两种蛋白将真皮层细胞紧密连接起来的结果。 二、皮肤支撑力下降 肌肉和脂肪是皮肤最大的支撑力,生活中一…

    2024年 10月 19日
    25700
  • 氨甲环酸如何联合水光美白淡斑?

    在临床工作中,氨甲环酸经常被用来治疗黄褐斑或美白亮肤。其给药方式多样,口服、注射、外用均可。当其联合水光复配,功效叠加,可以起到1+1>2的作用。此时,氨甲环酸与水光应该如何配比呢?操作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氨甲环酸用于黄褐斑及美白的原理机制 氨甲环酸,又称止血环酸,又被称为传明酸。它是一种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具有止血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2024年 10月 17日
    62100
  • 好皮肤从代谢开始!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皮肤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今天就来一起来了解一下皮肤的新陈代谢吧! 皮肤新陈代谢周期 1、表皮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8天左右。 2、真皮层和表皮层不一样,真皮层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自我更新修复的能力很弱,一般需要30天左右,严重的在60天左右。 代谢缓慢的影响 1、老废角质堆…

    2024年 12月 3日
    33000
  • 调 Q 激光治疗黄褐斑时,治疗参数如何设置?

    黄褐斑被称为“斑中之王”,可见其治疗的难度及复杂性。随着医美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技术在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Q激光也不断被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在治疗黄褐斑时,其治疗参数应该如何调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黄褐斑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特征性皮损表现为面部淡黄褐色或深褐色、网状斑点或斑片,…

    2024年 9月 29日
    86200
  • 刷酸后的正确皮肤护理

    什么是“刷酸”  刷酸,实际上是一种化学换肤方法,是在皮肤上使用一种或数种腐蚀性化学制剂,使表皮和(或)真皮浅层部分坏死脱落,去除某些皮肤病变,利用其新生皮肤细腻光滑的特点,达到局部美容效果的一种方法。 “刷酸”的常见问题  A.刷酸时出现刺或痒的感觉,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刷酸后5-10分钟,感觉痒、刺痛,但皮肤没有明显泛…

    2025年 1月 1日
    13600
  • 光电方式能改善眼周细纹吗?激光/射频哪种效果更好?

    我们知道,眼周皮肤是身体最先衰老的部位,也是面部肌肤比较脆弱的地方。在临床使用中,您是否使用过光电这种方式来改善眼周细纹呢?激光与射频相比,谁的效果会更好呢? 眼周皱纹的成因及治疗 眼周是人体皮肤最薄的部位之一,该区域皱纹出现较早,基因、光老化、激素和环境压力是主要诱因。不同于动态皱纹,静态皱纹是指在面部无表情状态下仍可见的纹路,也称为真性皱纹,其成因更复杂…

    2024年 9月 29日
    39000
  • 干皮老化的三大要素及日常该如何护理

    健康的干性皮肤,其实只是皮脂腺不够发达, 冒油比较少一点,根本不可能一直干燥! 而皮肤老化的过程, 是一个 水分不断减少的过程,不断地干燥衰老!!! 皮肤的四大水分保护功能 角质细胞﹣”阻水功能” 角质细胞层层堆叠,形成紧密的结构,其富含蛋白质等成分,如同坚实的砖块,细胞间的脂质如同灰浆,将角质细胞紧密黏合,构建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这道…

    2024年 10月 6日
    93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